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暑假就快結束,開學前請家長盡速安排孩童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

  • 發布單位:疾病管制科

衛生局統計,截至8/15雲林縣COVID-19疫苗「滿5歲至11歲兒童」第2劑接種完成率為56.7%,也就是還有4成多的國小與幼兒園學生尚未接種第2劑疫苗;而「滿12歲至17歲青少年」第3劑接種完成率為60.6%,也有約4成的國、高中學生尚未接種第3劑疫苗。

1

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疫苗接種組(ACIP)專家表示,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染疫後發生腦炎等重症、死亡之風險,亦可減少MIS-C(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發生率達90%以上。

衛生局說明,「滿5歲至11歲兒童」接種第2劑須與第1劑間隔48週,而「滿12歲至17歲青少年」接種第3劑須與第2劑間隔12週,在接種疫苗之後,人體免疫機制需要一段時間來產生足夠抗體,當達到一定抗體濃度才足以形成有效保護力。現今距離高中、國中小開學僅剩兩週時間,請家長檢視孩子的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俗稱小黃卡),若孩子已符合接種條件,建議盡速安排時間完成疫苗接種,學校開學後學童間才能再發揮群體免疫之效。

有關「滿6個月至5歲(未滿六歲)嬰幼兒」,ACIP專家會議建議,經醫師評估後接種幼兒莫德納、幼兒BNTCOVID-19疫苗,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之風險,惟幼兒BNT疫苗尚未開打,前述兩廠牌幼兒疫苗接種說明請參閱附圖。接種後可能發生之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活動力持續不佳、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接種後28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請家長務必立即將孩童送醫。

另外,新冠肺炎確診者無論發病時有症狀或無症狀,都應依各疫苗廠牌應接種劑次完成接種,儘管感染COVID-19後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會降低,還是建議確診者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至少間隔3個月,且無急性症狀再接種COVID-19疫苗。倘若確診者已無急性症狀且符合解隔條件,如符合下列情形,可經醫師評估適宜接種後,無須間隔3個月即可接種尚未完成之COVID-19疫苗劑次:()因工作需求、工作性質等原因導致感染風險可能增加。(二)免疫力/免疫功能低下導致感染風險增加。(三)因應入境其他國家時疫苗接種紀錄查核之需。

11

11

1

衛生局提醒,本縣轄內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除平日提供接種服務外,部分診所也提供夜診及假日接種,鄉親可先向本縣COVID-19疫苗合約院所預約接種,再依約定時間並攜帶健保卡、疫苗接種紀錄卡(黃卡)前往,相關接種服務資訊可上網至雲林縣衛生局網站→新冠肺炎專區→疫苗地圖(網址:https://ylshb.yunlin.gov.tw/News.aspx?n=15251&sms=18466)查詢。

本縣疫情分析:

11

11

1

本縣今日新增527例本土確診個案,分別為226位男性與301位女性,年齡分布在未滿1-92歲,無症狀469人,輕症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為主要症狀。

本縣11111日統計至今(8/16),本土累計確診數共93,155例,其中累計288例死亡。綜觀今年本土個案中,其中比例最多的年齡區間為40-49歲共14,892人,比例約為16%;次多為30-39歲共14,891人,比例約為16%;另65歲以上長者共13,231人,比例約為14.2%;012歲本縣兒童確診個案數分析如下,國小612歲共7,847人,約佔8.4%;學齡前3-未滿6歲共3,607人,約佔3.9%;小於3歲共2,877人,約佔3.1%。

本縣今日新增2例死亡確診個案,2位皆為男性,年齡介於50-80多歲,有高血壓、糖尿病、癲癇等慢性病史,2位皆未曾接種COVID-19疫苗,死亡日期介於8/8-8/11。(8/16疾管署判定公告)

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486人,確診者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2,495人,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487,337人次。社團法人雲林縣藥師公會和社區藥局自425日至815日,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指導,共計已服務4,009件。

衛生局呼籲,請鄉親維持個人衛生好習慣,勤洗手、戴口罩、完整接種疫苗、保持社交距離,持續配合並落實政府各項防疫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出入公共場域落實手部消毒、體溫量測等相關措施,下載並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一起守護鄉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