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做好「護心3秘訣」,健康不受威脅

  • 發布單位:保健科

    心臟病是目前國人常見健康的殺手,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十大死因統計位居於第2位,僅次於惡性腫瘤,其中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較常見於中壯年族群,若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為一般人來得高,近年來又受到疫情影響,患者回診就醫意願降低,使得病情更加惡化。心臟病一旦發作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嚴重時還會有猝死的可能,因此預防心臟病成為國人健康重要的議題。

    呼籲大家用心連結自己與親友,彼此為心臟健康做出積極的改變,提供「護心3秘訣」健康管理:

  • 力行護心行動

時常關心自己與親友,彼此都要保持健康飲食,適量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 善用安心科技

國民健康署提供 35至70歲的民眾「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計算未來10年後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中、低風險情況,並建議算完風險後應落實健康指引,才能降低罹病風險。若有三高及心血管疾病則應維持正常作息,規律服藥,切勿自行調整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因應疫情影響可利用視訊診療門診或就近社區診所就醫,與醫療人員維持聯繫合作關係,做好個人疾病控制管理。

  • 持續用心防疫

落實勤洗手、戴口罩、良好衛生習慣、維持社交距離,並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及確保個人健康。

         有效預防心臟疾病的發生,平日應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戒菸戒酒、紓解壓力、定期健檢、控制三高等良好習慣。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若身體出現異常疲倦、胸口有壓迫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增加復原的機會。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