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衛教文章—讓人在意的孕期與產後的身心變化_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醫學部 李思穎臨床心理師

生命的孕育既神奇又讓人開心,懷孕的十個月裡,孕婦不只獲得媽媽頭銜,也會經歷許許多多的變化。儘管這些改變因人而異,但大多涵蓋了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等範疇,對孕婦造成輕重不一的影響,部分影響甚至可能持續到產後。

孕吐、水腫、抽筋、便祕、痔瘡及妊娠紋等,都可能是在孕期間會出現的生理症狀,而這些症狀帶來的不便,會影響孕期的生活品質與心情。

華人社會中,心理議題與情緒困擾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還會被旁人貼上「無病呻吟」、「不知足」等標籤。準媽媽們在懷孕與產後,面對身形逐漸改變的自己、對自我認同改變的質疑(如:「我」還能恢復成「過去的我」嗎?),以及即將為人母的事實,在開心迎接新生命之餘,免不了會感到孤單、迷茫、不安,因此更凸顯孕期與產後心理議題的重要性。忽略孕期與產後的心理議題,會使得孕產婦的情緒困擾越發嚴重,進而影響孕期與產後的生活品質,以及新生兒的照護。

懷孕期間,因為生理症狀、體內賀爾蒙、及擔心胎兒的成長等因素影響,孕婦的情緒可能變得容易浮動,容易焦慮、情緒低落、孤獨、或易怒煩躁等。而產後的身形變化、產後傷口照護、及照顧新生兒等新的壓力源,也可能使產婦出現產後低潮 (postpartum blue)、產後憂鬱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及產後精神病 (postpartum psychosis)等問題。

不僅如此,女性在孕期與產後的角色適應同樣值得關注。在得知懷孕後,準媽媽們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心態也會隨之變化,身分認同、如何兼顧育兒與工作、對自我效能的擔憂(如:我有沒有能力照顧好我的小孩?)、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如:為了照顧小孩而被壓縮的夫妻生活)等,這些轉變勢必也會伴隨不少情緒,需要準媽媽們持續花時間與心力調適。

至於社會層面,自古以來對懷孕有許多禁忌,早期醫療還不發達的年代,可能是出於好意,希望孕婦能避開危險、增加順產機率,但在醫療水平進步的現代社會,有些禁忌顯得不合時宜,反而成為孕婦的壓力源,干擾孕期情緒。此外,社會大眾對孕產婦的看法、對心理議題的重視、對母職角色的期待,公共場域的硬體設施、社會氛圍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等,皆可能在無形中對孕產婦帶來負擔。有幸的是,孕產婦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不少國家將之視為重大公共衛生議題,開始著手建立支持網絡,並制定相關法規與公共福利政策。

懷孕是人生大事,伴隨而來的責任與壓力不容小覷。生理相關問題可於定期回診時向婦產科或相關科別的醫師尋求醫療協助,或是透過孕婦按摩、購買輔助用具(如:月亮枕)、保養品(如:妊娠霜)以減緩不適。而當準媽媽們發現有有情緒困擾時,應積極尋求他人幫忙,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衛生相關醫療資源介入。伴侶與家人可在旁提供情緒支持與陪伴,亦可與準媽媽一起從事正向情緒的活動,以緩和準媽媽在孕期與產後的徬徨與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