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衛教文章—不容小覷的杯中物—酒精!飲酒與酒癮的界線_雲林縣性侵害加害人評估小組委員呂珮瑛社工師

酒精,早在西元前幾千年就已經存在於人類的日常生活中,但東西方的飲酒文化各有不同;在台灣酒是放鬆、歡樂、忘憂的象徵,常出現在聚會場合,酒不僅可帶走身體上的疲累,還可以是滿足情感交流的媒介,而「勸酒」與「豪飲」也被視為熱情與禮貌的展現;然而這種文化習慣卻存有潛在風險—拿到酒癮的入場券。

成癮行為演變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飲酒具有「功能性」,喝了之後感覺身心放鬆、忘卻煩惱也提升聚會歡樂氛圍;第二階段則是養成「習慣性」,把酒與生活中特定情境連結變成儀式,如上工前要喝保力達/維士比增加工作效率、下班後要喝高梁或啤酒放鬆好入眠,週末假期需要喝比平常多才感覺到真正的放鬆;第三階段便是養成「依賴性」,對於喝酒有較強烈的渴望,喝酒的頻率與量也可能超出原本預期,沒有喝酒則覺得生活少了樂趣、以往的娛樂休閒也不再有趣,此時酒精已對一般日常生活具有破壞力,如身體健康發生損害而影響工作、花費變多影響經濟收入、與家人或朋友發生人際衝突,甚至有酒駕、家暴的司法問題衍生。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指出喝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使用量,飲酒會有高比例的致癌風險,也是造成許多疾病的風險因子,但「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並無法抗衡「現在」可以帶來的立即滿足;因此,飲酒者並非不清楚喝酒可能產生的危害,而是喝酒的「功能」已先凌駕於危害之上。

筆者接觸過許多酒癮者的經驗觀察,治療的第一個挑戰是「否認成癮的可能」,飲酒者界定成癮是喝到「酒空」(有精神異常)的狀態,只要自己沒有分不清楚現實、可以維持工作與收入就不算上癮,認定未發生嚴重情事就沒有改變的必要,或是發生嚴重情事之後可以停酒一陣子,卻覺得自己可以控制而復飲。第二個挑戰是未直接處理成癮的核心議題,許多飲酒者曾有就診肝膽腸胃科、心臟科、新陳代謝科及罹患痛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經驗,這些身體疾病雖然與長期飲酒有關,卻未獲得對症下藥(處理成癮議題)的處置,有多數飲酒者合併有失眠困擾,透過提高酒精使用量來「助眠」或半夜起床補一口酒讓自己的睡眠持續,不願求助身心科係認為藥物會對身體造成更大負擔及依賴的錯誤認知,而形成更嚴重的惡性循環;此外,台灣的健保制度對於成癮所造成的其它疾病提供低廉、可負擔的治療費用,成癮的治療卻以較高額或自費項目來收取,因而降低處理核心議題的意願。第三個挑戰是即便承認已經成癮,但生活已被酒精破壞殆盡、支離破碎,沒有工作、身體健康條件差、家人關係衝突或離異,對未來生活沒有任何期待,他們大多感到孤獨、被拋棄且合併憂鬱傾向,甚至曾有自殺經驗,對這類人來說喝到死是一種自我選擇與解脫。

綜上所述,酒精成癮是一個連續的歷程,很難明確劃出「切點」,因此容易被忽略其風險及提早發現;要減少酒精對國人的危害,首要強化民眾對酒精的正確認知與警覺;對已經步入成癮階段的人而言,除了了解酒害面向之外,更應該釐清酒精帶來的「功能」,以擴充可能替代的方案與選擇。找出成癮者想望的生活是改變動機的起點,但要能持續康復則是一個漫長的歷程,必須有想法與行為的搭配、習慣養成與環境的監督,如:聚會場域及交際方式改變、擴充因應負向情緒的多元方式、培養抒壓的正當休閒、增加支持伙伴或找專業人員傾訴,維持疾病穩定度使其不再惡化…等。成癮治療除了緩解「生理癮」等戒斷症狀之外,更需要搭配「心癮」治療的介入,而衛生局每年都有編列酒癮治療費用補助方案可供參考及申請,不妨在有資源協助的情況下開始嘗試、邁向復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