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腸病毒防治

  • 發布單位:疾病管制科

腸病毒防治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臺灣地區歷年疫情趨勢依據87年至94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10.0%至25.7%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疹性咽峽炎。由全國五百餘個定點醫師監視系統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10月再度出現一波流行,在臨床上表現除了87年以手足口病表現較多外,其餘各年均以?疹性咽峽炎較手足口病多。

(一)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二)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腸病毒潛伏期為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多數感染者(約50﹪至80﹪)沒有症狀,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包括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

(三)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四)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水中0.3到0.5ppm的餘氯即可使其不活化,而衣物漂白水(含氯)亦可殺死腸病毒。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 4℃ 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 50℃ 以上的環境, 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如何泡製消毒水: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1)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6到7%)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 20c c)。
      (2)加入 10公升 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 1,250c c,8瓶即等於 10公升 ),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